引进来”“走出去”双拳出击,高桥国际商贸中心展销“一带一路”国家3万多种产品; 湘企从单纯卖产品到国外,到现在实现海外本土化
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
展销涵盖一带一路国家的3万多种产品。长沙晚报记者 李金 摄
长沙晚报记者 王斌 李金 通讯员 张恬 张慧
昨日的暴风骤雨冲走了夏日的闷热,今日的高桥国际商品贸易中心绽放了长沙的繁华。11大国际展馆,产品涵盖“一带一路”国家的2000多家工厂的3万多种产品,成为商贸“引进来”的典范;而作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中联重科则引领“走出去”风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六大洲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记者了解到,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沙企业正在主动出击,打好“引进来”“走出去”的组合拳,让更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登上国际大舞台。
A. 打造大平台,成为国际批发交易的集散地
俄罗斯的牛皮糖、波兰的葡萄酒、丹麦的生蚝、加利亚玫瑰精油、澳洲鲜奶……你无需跑到国外去购买,在高桥大市场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就应有尽有。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桥大市场总投入4亿元打造该中心。记者看到,设有进口商品展示馆、多功能会展厅、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区、国际采购中心四大区域。在中东欧馆、西欧馆等11个展示馆内,所有商品是国外厂商一手货源。
在进口商品展厅,每天都有来自湖南及周边江西、湖北、河南、广西和内蒙古等省区的批发商前来采购。
“我原来是在上海进货,现在这边的货都是原产地,性价比比较高,现在每个月到这边来采购一次。”正在展示馆内洽谈贸易的江西省批发商陈文灵说道。
同时,高桥大市场还突出打造中东欧地区经贸交流圈,成立了“高桥润川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及文化交流中心”,通过“湘欧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引进波兰、捷克等欧洲16个成员国的特色产品。
“不但是把进口商品引进来,同时要把中国和湖南的产品通过我们这个窗口引出去。”湖南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董事长罗晓介绍,中心已经在香港设立“湖南高桥大市场名优特商品(香港)展示展贸中心”,展示湘字号茶叶、陶瓷、工艺品等优质产品。不久还将在印度和东盟及波兰中欧等地推广这一模式,构建湖南与世界的经贸交流平台。
“不仅可以将我们国家的葡萄酒、牛奶销售到中国,也可以批量采购到中国的服装、鞋子、茶叶引进到自己国家卖。”一位来自智利的贸易商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只能通过层层代理来中国买卖,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后,贸易一步到位,而且还有大平台的信誉保障。
受益于“一带一路”带来的开放红利,湖南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正在成为中部重要的进口商品流通集散地,目前这里已经汇集近百个国家的进口商品,成交额突破3000万美元。
B. 国际化+本地化,全方位融入全球产业链
当地时间4月15日,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项目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正式开工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场以中白工业园为支点,点面带动的中联重科国际产能合作大幕拉开。
2016年,中联重科与白俄罗斯知名的MAZ卡车集团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联合研制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汽车起重机、环卫清扫车、混凝土机械等产品,辐射中亚和俄语区。记者了解到,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基地占地200亩,总投资5000万美元,未来将成为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及农业机械等设备的本地化研发生产基地,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3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不仅要抓住机会“走”,更要思考“怎么走”。这几年,中联重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中联重科副总裁熊焰明曾表示:“国际化最初是单纯卖产品到国外,而现在的国际化是实现本土化,实现拥有本地伙伴,雇佣本地人,进行本地制造,因此国际化需要扎实地走出去、走进去。”
中联重科海外并购的5家企业,在不裁人、不换人、不派人的情况下,均实现了融合协同。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也因此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莱昂纳多国际奖,而中联重科于2013年收购的M-TEC公司总经理则成为长沙市荣誉市民,双方在合作共赢以及文化认同和融合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使区域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充满着新的机遇。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过去我们走出去,是自己走。现在我们可以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得更好。”中联重科以自身实践为工程机械乃至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国际化道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受益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深耕海外市场,在意大利、德国、荷兰、白俄罗斯、印度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有20个海外贸易平台、8个境外备件中心库,其服务体系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覆盖六大洲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5月12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