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直达看雨花 ! 高桥市场二十三年:从门可罗雀到全国前三

2019-06-25

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作为湖南首个国家级国际性常态化的会展活动平台,将于6月27日—6月29日在湖南长沙盛装登场。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作为此次博览会唯一的线下展示展销平台,将在6月29日正式开馆,之后永久性地向市民开放。

从1996年被荒地包围的批发市场,到如今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千亿级商贸产业集群”,从门可罗雀到全国前三,雨花区营商环境优化年#雨花潮我看#特别推出高桥大市场二十三年蝶变升级专题策划:

(一)

1981年秋天,15岁的陈建林从湘乡老家来到长沙谋生。彼时,正逢岳麓山上的楠橘红了。他的第一个生意便是从岳麓山的后山挑了楠橘下山卖。有时,在溁湾镇,就把他的楠橘卖完了,有时要过到河东,在下河街或是五一广场,或是别的地方,才能把橘子卖完。这是他到长沙的第一个月,这个月,他赚了28块钱。这个钱,非常接近当时长沙才上班的工人的月工资。

楠橘卖完,就到了要备年货的时候,他在下河街和与他同来长沙的老乡卖他们自己炒的葵花籽和花生。年过完,春节过完,再回到长沙,他开始卖菜,卖菜卖到秋天,再卖楠橘,楠橘卖完,再卖炒货。这样反复了几年,此前挑担贩卖的他在下河街租了门面,专卖炒货。

在下河街做生意做到1990年前后,他开始对下河街有了不满:脏,乱,交通差,最主要的,很多商铺连个门牌号码、营业执照都没有。尽管这样,下河街仍是当时长沙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有时候一天能够赚两三百甚至更多。”陈建林回忆,这一天的所得相当于当时长沙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今年53岁的陈建林

按陈建林的记忆,1994年的某个时候,他在东塘看到了高桥将建市场的一个户外广告。他沿广告中的地图所指去了将要建市场的高桥,看到了一片田野。

与事实存在偏差的这个记忆证明了当时长沙对一个大的、能与长沙的发展相匹配的市场的迫切需要。

1995年,长沙市委、市政府适时调整了长沙市的整体规划,确定了市区六桥三环、河东六纵十横、河西四纵六横的道路网络规划,同时确定了西文东市的发展格局。这个发展格局的确立,让敏锐的罗映红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积极响应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着力建设高桥大市场,开拓“东市”。

1996年9月,长沙城东南,高桥在一片田和池塘的包围中开张营业了——这是长沙市首家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开始根本没有生意。”6月19日上午,53岁的陈建林回忆他入驻高桥的头两年。但他没想过离开,“但是这里有门牌号码,有电话。”

陈建林最初的门面是西大门进门右侧的第二个,是黄金地段。市场方为留住和吸引更多商户,入驻的头两年除了交一些押金外,市场方选择了免租金的做法。

这个做法让生意惨淡的陈建林等早一批入驻的商家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1998年市场方的一系列举动,也让陈建林等最早入驻的商家看到了希望。

▲陈建林如今在高桥的形象店

“市场把在长沙做生意的福建人、广东人和浙江人招了进来。”浙江、广东、福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有抱团跨省做生意的几个省份。和这几个省份相似,湘乡也是湖南较早有人抱团到长沙来做生意的几个县市之一,市场方的动作带动了陈建林等人,陈建林把他熟识的在长沙做炒货生意的湘乡老乡也找了二三十个入驻。

这一年高桥最大的动作,是秋季的全国第59届糖酒交易会。

这次糖酒会的落户高桥,长沙市政府、雨花区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和支持——从资源对接到活动的举办,特别成功。来自世界各地3500余家厂家、客商汇聚高桥,交易额创下了之前历届糖酒会之最,达300亿元。

这巨大的成功产生的利好,对高桥以及高桥入驻商家的影响可谓深远。高桥在原本就是湖南省和长沙市重点工程之外,各级政府层面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人才的引进等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高桥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市内外、省内外的商家的进货渠道逐渐由别的地方改成了高桥,高桥由此而逐渐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市场行业的领头雁。

▲陈建林将自己的炒货王国升级成了休闲食品王国

有门面、有电话的陈建林等商家也因为糖酒交易会而和全国各地的厂商建立了联系,那些厂商看到陈建林等入驻商家有规范化的高桥市场以及积极支持高桥的各级政府背书,大胆地供货或进货,陈建林等入驻商家的业务由此迅猛发展。到2010年他就成为了湖南最大的炒货供应商。

创业之初,中学都未读完的陈建林挑着担子沿街卖楠橘和炒货,他曾和安徽的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以及周边和他一样是农民的创业者有过生意上的往来,如今,他们大多风光不再,而善于与时俱进的他在高桥市场和雨花区相关职能部门的贴身服务下,学会了管理和创新。他笑着回忆:这两年雨花区政府税务局经常组织对他们的培训,教导如何处理税务、账目等等,赚钱都感觉到越来越安心。他说如今政府部门给人的感觉像朋友,办营业执照,坐着一下就弄好了,很轻松。

▲如今他在行业内拥有了更大话语权

这些年,他领导着继丰食品转型升级、步步为营,经过几年的精心运作,已实现向经营休闲食品的蝶变,涵盖十个大类、几百个厂家、两千多种单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更重要的是,其来自菲律宾、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手货源,以及在全国建立起的完整网络体系,使他在行业内拥有了更大话语权。

陈建林仅用几年时间,就将自己的炒货王国升级成了休闲食品王国。

(二)

1997年曾随父亲来过高桥的周巧是2010年接班的“创二代”,她印象中迷宫一样的高桥在她接班前就已经更新换代升级了——2009年,高桥大市场的东边,随着高桥现代商贸城开业,市场的软硬件提质改造也提上日程,随后服饰家纺城、酒店用品城、医药流通园、文体用品城等8个商城都陆续完成提质,完成了向现代化批发市场的转型。

周巧从她父亲手中接过来的是湘南飞玩具。最初还做房产开发的周巧的父亲,1997年入驻高桥大市场后,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以及玩具业务的做大,便把房产事务给停了,专心做玩具。周巧接手后,也一直专心做玩具。

▲周巧是2010年接班的“创二代”

巧的是,负责2009年高桥提质改造的,也是创二代,即高桥大市场的董事总经理罗晓。面对着“湖南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和有着“人往高桥走,财往高桥流”美誉的高桥大市场,罗晓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背景和使命,父辈的创业精神必须传承。但在工作实践上,更要审时度势,在父辈创下的坚实基础上,建设一个不一样的高桥。”

▲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晓

当时,她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要站稳脚。要把高桥大市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大格局中来规划;第二,是要有远见。高桥大市场必须由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变,要由内到外,由硬件到软件,打造引领区域乃至全国商贸发展的新模式。

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在高桥现代商贸城的提质改造中,罗晓以“规范管理、重点引进、分片搞活、集中发展”为发展方向,选定了电脑、饰品和玩具三大项目进行重点发展。

▲周巧接手后,也一直专心做玩具

周巧接手的湘南飞玩具正是罗晓当年要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周巧家的湘南飞玩具和别的大多数玩具店不一样,她家是有一个玩具厂在后面做支持的。她父亲入驻高桥,并未注册新的公司,正是因为这个,2011年,周巧注册公司网站时,用的是湘南飞在湘潭的玩具厂的营业执照,但公司地址却落的是湘南飞在高桥的门店。因此,湘南飞还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整治。

周巧并未因这次整治而抱怨,相反,她还充满了感激:“执法人员很和善,他跟我们说不管是网络还是门店的经营,都需要规范化。”周巧介绍,此后,他们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和专利意识,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相应的,高桥市场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始引导湘南飞参加政府相关机构的招投标,其他一些需要玩具的机构、市场和职能部门也因为湘南飞的规范化而积极将这些资源对接给湘南飞

“给我的感觉,在我父亲那个时代,大家都是埋头干自己的活,我们和市场就是租和被租的关系,我们和职能部门,就是被管和管的关系。现在不一样了,感觉大家像是捆绑在一起,我给你提供一个好的市场环境,你自己要打造好自己,竖立好自己的品牌。”6月18日,周巧介绍。

▲周巧的玩具店

因为门店形象和品牌形象的规范与树立,湘南飞不仅再不怕各部门的检查,也无惧电商的竞争。在电商的低价位和服务缺位的情况下,依靠雨花区职能部门、市场方帮扶着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与规范化服务,湘南飞等商家的利润在短暂的几年缩水后,又有了回升。

面对电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高桥大市场完成了品牌化、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漂亮转身。

▲高桥大市场完成了漂亮转身

品质成为了高桥大市场在电商时代力挽狂澜并大踏步跨越的利器。2014年,高桥大市场正式确定“国际高桥·世界商港”的发展战略,开启国际化发展道路。之后高桥市场陆续被评为“全国内外贸结合示范市场”“全国转型升级示范市场”等;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也在2016年建成开业,特别是2018年9月,高桥大市场获批成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成为了湖南唯一试点市场。

到2016年,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种商品在这里展示交易,成为了全球商品进入中部市场的快速通道。同时,高桥还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商协会建立了采购合作关系,每年来市场采购的外商超过3万名。

▲2018年9月,高桥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湖南唯一“国家级试点”

而在2018年9月,高桥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后,市场范围内的所有商户和企业,都可以享受出口商品“不需要开增值税发票、简化归类报关、便捷快速通关”等政策,像做内贸一样,低门槛的做外贸,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搭建了一个更便利、更快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出口贸易平台。

与此同时,高桥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印度、迪拜、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批境外展销中心,湖南的黑茶、茶具、陶瓷、医疗器械、文体用品以及国内其他优势产品,通过高桥已经出口到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

2010年,出生茶农世家的谢孝云已经在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中国区的业务管理已经3年,这年,上海世博会将一直以来低调的中国黑茶推向高峰。“何不将优质黑茶推销到世界各地?”她决定辞职创业,把谢氏家族断代多年的商号“丰雍”重新经营了起来。

谢孝云带着她的“丰雍”选择了正在提质中的高桥大市场。

▲谢孝云选择了正在提质中的高桥大市场

2011年,高桥茶叶茶具城扩建完成,形成了一铺难求的火热局面。

“当时,租赁铺子都是排队疯抢,招商的人认为我太年轻、经验不足,经营的品牌优势也不大,曾一度拒绝我。”谢孝云回忆道。机缘巧合,她最终抢到了一个最小、位置“最弯弯里面”的门店。虽然位置不尽理想,但受益于高桥大市场的平台影响力,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她的生意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沙这么多茶叶城,高桥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优先的。”这么多年来,激烈竞争中挺过来的谢孝云深有感触。

谢孝云记得,入驻高桥的头一年,她曾和高桥茶叶城其他做黑茶的安化人聚会。聚会中,各人描述梦想,其他人描述要把门面扩张到多少家,年纪最小的谢孝云说她要做“高桥留下的”。

▲她的茶叶卖到了迪拜、俄罗斯、韩国等海外市场

谢孝云如她所说,留了下来,门面由小做大,加盟商由少到多,而她的“丰雍”茶也如她所愿,卖到了迪拜、俄罗斯、韩国等海外市场。

谢孝云是个看起来更像是书生,而不是老板,她很感谢政府把物流公司外迁,虽然这会增加她不少物流费,但她也享受物流外迁后,市场的亮化和美化,所带来的体验感和舒适感。特别是茶叶茶具城“夜市”的营业,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客流量。以前每天5点多,她即准备关店门,现在,她经常在店里守到晚上10点左右,她喜欢有情侣下班后到她的店或别的店看茶、品茶。晚上每每有客人来了,她不去推销,茶几旁一坐,她给客人开始泡茶,聊客人感兴趣的所有话题。这是她8年前所不能想到的一种状态,那是她周边商户也未能想到的状态,但,偏偏美好地实现了——原先只是商品高频进出的市场,变成了一个可以悠然着细细品茗的市场。

▲变成了一个可以悠然着细细品茗的市场

在这个日渐美好的市场里,她不认识早她15年到的陈建林,也不认识略小她几岁、但比她早1年到的周巧,她只认识和她交往不多的罗晓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公务员,但这不影响他们的齐心协力,在雨花区营商环境优化的助力下,把这个市场打造成全国商贸流通行业领域的一道万众瞩目的靓丽风景。

采写|刘永  编辑|马桶